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12429億斤,實現“十二連增”。但我也注意到,《綱要》提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請介紹一下,“十三五”如何實施這一戰略?
答:“十三五”我們不追求糧食連續增產,但要鞏固提高糧食產能,只要市場有需要,就可以產得出、供得上。目前,我國糧食生產能力依然不穩固,還存在很多隱憂。一是耕地數量減少。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8%,而且時空分布不合理,西北地區有土沒水、西南地區有水沒土,水土資源不匹配。二是耕地質量下降。優質耕地占用較多,耕作層變淺、土壤酸化、重金屬污染等問題凸顯。三是科技支撐能力依然不強。突出表現為,科技創新能力與國外比還有較大差距,農業信息化水平偏低,農機裝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還比較弱,油菜和甘蔗收割、棉花采摘等農機作業水平還不高。
“十三五”,我們要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藏糧于地”,就是要抓住耕地保護這個根本,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加大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確保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藏糧于技”,就是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和信息化,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3、《綱要》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去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請問如何推進?
答:這幾年,城鄉居民農產品消費需求快速轉變,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顯著增多。我國農業產銷不對路問題日益顯現,農產品大路貨多,優質的、品牌的還不多,“賣難”“買難”并存。“十三五”時期,關鍵是適應農產品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需要,做好加減法,增加高端有效供給,減少低端無效供給,推進農業供給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使生產更好地適應市場。當前,重點要抓好玉米、生豬、牛奶三個品種。
一是調減玉米。由于連年豐收、需求下降,目前玉米庫存較多,需要適當調減。去年,農業部制定了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調減5000萬畝以上,今年調減1000萬畝以上。調減玉米,重點是種養結合、糧豆輪作,發展青貯玉米和青飼料等作物,把“糧倉”變為“糧倉”+“肉庫”+“奶罐”。
二是穩定生豬。2015年4月份以來全國豬肉價格在經歷了三年低迷之后波動上行,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較大。預計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但不會出現暴漲,四季度價格會趨穩。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調整優化生豬區域布局,推進規?;瘶藴驶B殖,促進生豬養殖綠色發展,保障有效供給,穩定市場價格,既讓老百姓吃得起,又讓養殖戶有錢賺。
三是提升牛奶。“奶瓶子”是大家關心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奶業加快發展,牛奶品質不斷提升?,F在的問題是,市場對國產奶粉缺乏信心。今后我們要加強奶源基地建設,選育優良品種,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提質量、保安全、打品牌,恢復國人對國產乳業的信心。
此外,要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十三五”,我們將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提檔升級,使城里人到農村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賞花摘果、體驗農耕文化成為一種時尚,讓產區變景區、產品變禮品、農房變客房。